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(STAT3)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,在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,包括细胞增殖、分化、凋亡和免疫反应。然而,STAT3在许多癌症中被异常激活,尤其是通过Janus激酶(JAK)介导的酪氨酸705(Tyr705)磷酸化后,STAT3在细胞核内形成二聚体,启动致癌基因的表达。因此,STAT3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抗癌药物靶点。然而,现有的STAT3抑制剂,如CJ-887等肽拟似物,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,这促使研究人员转向小分子抑制剂的研发。尽管一些基于结构的小分子STAT3抑制剂已被发现,但它们通常存在结合亲和力弱的问题,这可能与靶标域(SH2域)的高灵活性有关,开发有效的小分子STAT3抑制剂仍具有较大挑战性。
本文通过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,成功鉴定出鉴两种高效、中性、低分子量的具有良好药物特性的STAT3抑制剂。这些抑制剂可通过干扰STAT3二聚化,阻止其活性,从而抑制STAT3信号通路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。该研究为寻找具有高活性和良好药物特性的STAT3抑制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
为了解决STAT3 SH2结构域的高迁移率问题,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获取STAT3与CJ-887(一种有效的STAT3类肽抑制剂)的复合物结构。接着对该复合物体系进行1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,允许配体(CJ-887)和蛋白质(STAT3)进行充分的构象调整,以获取STAT3 SH2域的诱导活性位点结构。然后,提取MD轨迹中复合物体系的平均结构,进一步优化,作为虚拟筛选的受体模型。
分子对接时,从PDB数据库中下载STAT3结构(PDB ID:1BG1),删去不必要的分子后得到如图A和B所示的结构(绿色为STAT3,橘色为pY705肽配体),作为分子对接的受体结构。配体CT-887的二维结构如图D所示,在OPLS力场下进行能量优化,并生成多个可能的构象。此外,对接盒子设置以E638为中心,包围位于磷酸化肽所在20 Å范围内的残基。图C展示了STAT3与CJ-887对接后的复合物结构。可以看出,CJ-887与残基K591、R609、E638形成了丰富的氢键网络。
在对复合物结构进行10 ns的MD模拟后,提取最后2 ns轨迹的平均结构(图E)与初始结构进行叠合(图F),发现平均结构的pY+0口袋有所变大,从而有利于配体结合。随后使用AMBER11对该平均结构进行4000步的能量最小化,包括2000步的最速下降算法和2000步的共轭梯度算法,优化后的结构用作虚拟筛选的受体结构。
研究人员采用基于结构的虚拟配体筛选(SB-VLS)策略,对SPECS化合物库进行大规模筛选,以寻找能够靶向STAT3 SH2结构域的小分子化合物。具体流程如下:
受体结构准备:对提取的平均结构进行优化,确保受体结构的合理性和准确性。
小分子化合物库准备:对从SPECS化合物库(www.specs.net)中获得的11万个小分子,使用LigPrep进行加氢操作,并生成所有的立体异构体和不同的质子化状态(pH:5.4-9.4)。
对接设置:首先采用高通量虚拟筛选(HTVS)模式,评估活性位点所有化合物的结合亲和力,选取打分结果排名前30%的化合物,在标准精度(SP)参数设置下进行重新对接和重新打分,保留打分结果排名前10%的化合物进行后续筛选。
过滤过程:根据过滤条件(1)化合物至少与一个pY + 0口袋残基(包括R609和S613)形成氢键,(2)在化学空间中的结构多样性,最终筛选得到110种化合物。
实验验证:对最终筛选出来的110种化合物进行生物实验验证,以确认其活性。
对虚拟筛选得到的110个化合物进行实验验证,测试它们抑制Kasumi-1细胞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(G-CSF) 刺激的酪氨酸磷酸化STAT3 (pY-STAT3) 的能力,结果发现其中24个化合物对pY-STAT3的抑制作用大于50%。接着对这24个化合物进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(SPR),以确定它们抑制G-CSF刺激的pY-STAT3的能力是否是由于阻断STAT3与其固定的磷酸十二肽配体(EGFR pY1068-肽)的结合。结果发现8个化合物(SPEC-29、8、93、98、106、57、101和 85)可以有效抑制STAT与EGFR pY肽的结合(如表所示),五种化合物(SPEC-29、8、93、98和106)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,IC50范围为2.7至19.0 μM。SPEC29和8被确定为最有效的化合物,IC50分别为2.7和4.1 μM。
然后,他们使用乳腺癌细胞系MDA-MB-468(已知表达高水平pY-STAT3并依赖STAT3进行生长)来评估化合物对构成性STAT3活性的抑制作用。通过Luminex技术测量处理后的细胞中pY-STAT3、总STAT3(tSTAT3)和GAPDH的水平,研究人员发现SPEC-29和SPEC-8是最有前景的化合物,能显著降低乳腺癌细胞系MDA-MB-468中pY-STAT3的水平,并抑制细胞增殖。生化实验进一步证实,这些化合物能抑制STAT3驱动的细胞生长,且其抑制活性与抑制pY-STAT3的能力相关。
本研究通过MD模拟和SB-VLS方法成功发现了针对STAT3 SH2结构域的强效小分子抑制剂,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些抑制剂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。这些抑制剂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,为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。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学术期刊《Pharmacological research》。
Kong R, Bharadwaj U, Eckols T K, et al. Novel STAT3 small-molecule inhibitors identified by structure-based virtual ligand screening incorporating SH2 domain flexibility[J].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, 2021, 169: 105637.